2011年是欧美经济危机持续和中国经济进行调整的一年。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欧美大部分国家预拌混凝土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预拌混凝土人均消费量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同时,欧盟国家还有美国和俄罗斯近几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也持续出现下降现象。而中国在7·23温州动车事故后,铁路融资出现困难,许多在建项目资金紧缺,大量在建项目停工,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可能遵循稳中有紧的方针。综合国内外因素,中国混凝土市场不大可能再出现井喷式发展。
另一方面,混凝土行业又是能源和资源耗费型产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业成为扩大内需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本身就是说,建筑业是资源耗费型产业。据有关资料统计,各类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材生产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两项相加建筑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50%。
如今我们不能再奉行“破窗理论”,认为资源耗费越多,越能拉动上下游经济,相反,我们应该扭头回来,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只有节约资源,才能节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根据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党中央已作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相继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四节一环保”的建筑节能环保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混凝土制品机械行业向节能、环保型的绿色方向发展指明了出路。事实上,正因为混凝土能源耗费高,其在环保方面才能创造更大的市场。如果混凝土制品承载上节能、环保等功能,那么它的竞争市场就一下子拓宽到电力、水利、环保等其它领域,它为这些领域所节省的资源,自然就将体现在混凝土制品的市场价值上。例如一幢楼的混凝土制品可节能1000万元,那么该混凝土制品的销售价格与传统混凝土价格相比就可能增加几百万元,而混凝土制品机械也自然提高了价值。这个新增市场,就是混凝土制品机械从电力、水利、环保等传统风马牛不相及的产业挖过来的。所以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摆在中国混凝土制品机械产业前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向绿色要效益,节能就是市场。
“‘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将促进混凝土制品机械行业稳步发展”,3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制品机械分会2012年年会及技术交流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制品机械分会理事长刘子金表示。
外资占领高端
2011年,由于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房地产调控持续加强、高铁建设部分停工、国家基建投资减小,使国内混凝土制品市场有效需求增速放缓。但在诸多困难情况下,2011年混凝土制品机械行业仍然实现全年行业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少数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产值翻番,行业内涌现出了北京瑞图、西安银马、群峰智能等一批具有良好形象的砌块设备民族品牌。
虽然行业内一些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以及质量稳定性可以与国际同行相媲美,但仍有部分混凝土制品机械生产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装备投入不足,导致生产出的机械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砌块生产线设备以中小型和半自动化设备居多。而年产量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的承重砌块生产线多数采用进口设备,因此国内生产混凝土制品的高端用户大多被国际知名企业所拥有,致使国内混凝土制品设备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